小伙伴们,七夕快乐。
大家都收到礼物了么?
反正老妹儿是收到了。

不过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
连十点君这样的钢铁直男都有人约,
把老妹儿一个人扔在公司孤单的加班,
那我也只能祝他“发烂发臭”。
至于老妹儿加班的原因很简单,
绝对不是因为没人约。
而是因为一部被我给予厚望的网剧,
拍砸了。
真是恨铁不成钢!
气得老妹儿拒绝了约我的男孩子,
抽时间跟大家一起聊聊这部——

说实话,开播前,我对《非常目击》的期待值非常高。
首先就是演员阵容华丽。
《爆裂无声》中的两位男主,宋洋和袁文康。

《八佰》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刀子李九霄。

《春风十里不如你》里的白月光尤靖茹。

可以说,在演员演技这块,《非常目击》拿捏的死死的。
其次,作为迷雾剧场的第三部作品,接档《隐秘的角落》。
那肯定有些不俗之处,
无形之中,又增加了我对这部剧的期待值。
故事一开始,是一场谋杀案。
一位女子被抛尸荒野,

经警方调查发现,
该案的作案手法和20年前的小白鸽案一模一样,
更加诡异的是,死亡的女子和小白鸽曾是好友,
两起案件中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而二十年前的小白鸽案,
年幼的山峰,就是其中的目击者,
但他当年没办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也没能看清凶手的样子。

20年后,山峰(宋洋饰)成为了一名警察。
为了查明小白鸽案的真相,
也为了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山峰回到了巫江。

跟当地的警察江流(袁文康饰)一起联手破案。
按理说这么豪华的阵容,拍出来的故事起码不会太差。
结果六集看下来,老妹儿的内心就一个问题:
这到底拍了个啥!
最关键的一点,作为一部以悬疑推理为核心的网剧,
《非常目击》在案件推理的部分并不出彩。
二十年前轰动巫江的大案,
和这次的案件到底有什么关联?
凶手的作案动机到底是什么?

这些都可以是故事里可以深挖的点,
结果随着调查一步步深入,女子被杀的真相揭开。
杀害女子的凶手,就是她的丈夫老李。

原来年轻时小白鸽和老李才是官配,但女子也喜欢老李,
为了可以让老李跟自己独处,她故意支走了小白鸽,
间接的导致小白鸽惨死。
后来两人结婚,女子一直非常自责,
还患上了抑郁症,几次自杀未遂。

结果老李为了不让妻子那么痛苦,
于是亲手干掉她,
作案手法模仿当年小白鸽案,
也是为了引起警方的注意力,重新调查当年的案件。

就这?
先不说这个杀人的动机,
单看山峰和江流的探案过程就非常儿戏。
两人找到死者的朋友,了解情况,
又在后山找到了老李的车,
就这样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就这么点事儿,足足演了两集半,
但是真正探案的剧情,加在一起连半集都不到。
这也使得整个故事很琐碎,推理的部分着墨不多,
只是简单的把线索一股脑的丢给观众,草草得出结论。
观众得不到破案的快感,在观感上差了点意思。

颇有一种花了大价钱买了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结果到手的只是一碗豆腐脑的感觉。
至于当年小白鸽案究竟有什么隐情,杀害她的人究竟是谁?
老妹儿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不过老妹儿看到第四集就猜出来了......

悬疑部分没劲?
那我把重点放在人物线上总可以了吧。
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非常目击》可是下了大功夫。
光第一集里,有名字的角色就出现了十几个,
大到企业家、警察,
小到面馆老板、剧场演员。

似乎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惜,整部剧集里的角色就给我一个印象。
不说人话,不干人事,不长脑子。
老李杀掉妻子后,也找了个天台准备自我了结。
结果山峰赶到,两人就在天台上进行了一场哲学问题的探讨,
那段台词就跟闹着玩一样,
像极了十几年前的QQ空间的经典语录。

说实话老妹儿初中毕业就不会再说这种话了,
因为实在是太尴尬。
作为整个故事核心人物山峰,也塑造的一塌糊涂。
山峰被塑造成一个背负巨大心理压力的警察,
神态忧郁凝重,不苟言笑。

患有抑郁症,有自己的心魔。
小白鸽案对于他而言,
不仅仅是一场悬案,更是一场对自己救赎。
按理说这种有深度的角色,绝对能给剧集增色不少。
结果六集看下来,除了长得帅,我没发现山峰身上其他的闪光点。
探案能力一般,最厉害的能力反而是嘴炮。

这样的角色,自然是无法引起观众共鸣,
山峰第一天到达巫江时,住在一个小旅馆里,
随后镜头慢慢拉近,对准了山峰桌子上的抗抑郁症的特效药。

好一招简单粗暴的故弄玄虚,
你怎么不干脆拍一段百度百科呢?
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始终流于表面,
这也让我对山峰的好感度,一开始就下降了不少。
主角塑造都不够走心,配角就更拉胯了。
周胜、周宇两兄弟的迷之对话;

知道的是亲兄弟,不知道以为你俩是秘密接头对暗号呢。
黑道大哥“老沙”的谐音梗;

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山峰一顿毒打的白卫军。
这也导致《非常目击》里虽然人物众多,但没有一个正常人,
而是“全员恶人”。
精神压抑,性格极端,人均抑郁症。

再加上动辄大段的旁白和灰蒙蒙的运镜,
搞得《非常目击》不像是一部考验观众智商的悬疑片,
倒像是考验眼神的“大家来找茬”。

看得出来,《非常目击》是想下上一盘大棋。
既然叫《非常目击》,那么很明显就是剧集中出现的角色,
或多或少都跟当年的凶杀案有关。
在通过一起杀人案,将所有人物串联到一起,组成一张大网。

如果处理得当,也是一部相当能打的人物群像剧。
但很可惜,人物角色杂乱繁多,
性格刻画简单粗暴,
加上台词奇葩,影响了观感。
导致没有一个人物出彩。
作为一部悬疑片,悬疑感不强,推理部分不到位,
也让《非常目击》没能得到大部分观众的认可。
在豆瓣上仅拿到6.2分的成绩,

跟自己的“前辈”《隐秘的角落》相比,
无论是名气还是口碑,都是云泥之别。

在我看来,《非常目击》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
错综复杂的人物、灰蒙蒙的运镜、甚至每集的片名,
都在硬拗所谓的高级感,让人不明觉厉。
但是说到底,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
但形式再花哨,也没法挽救华而不实的内容,
就像满心欢喜的拆开礼物时,
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那种感觉,真是令人失望。
本文转载自十点电影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联系站长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