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聊过韩国翻拍国产电影《风声》大扑街。
今天,咱就看看国产剧如何让韩剧 " 数倍奉还 "。
不得不说,内娱是懂怎么让人难受的。
话题 # 韩剧我的大叔 翻拍 # ,窜上热搜。
立马让老妹儿皱眉、抿嘴、扶额、沉默 ……

这部 2018 年的作品,阵容及实绩相当璀璨。
导演金元锡,代表作《信号》《未生》,口碑 be like↓


编剧朴惠英,代表作《我的解放日志》《住在清潭洞》,口碑 be like↓


他们俩碰到一起,拿出这个成绩,可说毫无意外 ↓

对剧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老妹儿先前的推文 ↓
作为十分珍爱本剧的观众,本人当然也希望国内能出现类似女孩与大叔守望相助的丧系治愈剧集。
but,不是纯靠翻拍哇 ……
更不是找来这种文不对题的演员强说愁啊 ……

IU 李知恩的角色,换刘浩存出演。
广场怨声载道 ↓

坦白讲,老妹儿很难想象,刘浩存要如何演绎疲惫到仿佛活了三万岁的李至安。

更何况,国产剧惯常无法呈现穷人状态。
难保不会把李至安放在精装 loft 里,让她一边过着小资生活,一边无病呻吟。

同期宣布翻拍的作品,还有 9 分韩剧《耀眼》。

网传阵容,会比《我的大叔》好些。

但,大家的心情仍是忽上忽下 ↓

谁也不是故意唱衰,只是看过太多失败的例子,难免产生 PTSD。
比如,孙艺珍与丁海寅的姐狗甜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到了国内,口碑骤降。

再比如,李钟硕主演三部高分剧作。
内娱这边,将要或已经翻拍。
2013 年《听见你的声音》,变成 2019 年《没有秘密的你》;


2016 年《W- 两个世界》,变成最近刚开播的《下一站你的世界》;


由于该剧毫无热度,尚未开分,可浅看评价参考 ↓

以及,据说会在 Q4 与我们见面、我本人表示不太想见面的《匹诺曹》。


这套操作,确实方方面面地 hold 住了二硕的喜好

上述韩剧表现,或真实细腻,或动人绮丽,总能成功攫住观众的神经。
倘若真打算在原作基础上拔高,也注定要承受珠玉在前的对比压力。
只可惜,大部分翻拍剧只想借着前作热度,收割一波关注,随后等比例复刻内容,实现全剧汉化。

老妹儿并不想神化所有韩剧,毕竟其中一些作品,本就蒙有特定时期滤镜。
2004 年爆火的《浪漫满屋》,由乔妹与 Rain 主演。
这段男女主契约结婚、双高富帅追求女主的故事,其实掺了不少狗血情节。

2020 年,再重演 " 假结婚 " 的古早梗,必然让人食之无味。

2010 年播出的《成均馆绯闻》,顺应彼时《咖啡王子一号店》《原来是美男啊》等剧衍生的女扮男装热潮。

相较于朴敏英自然朴素的扮相,

2020 年《漂亮书生》里的鞠婧祎,就有点太 " 漂亮 " 了 ……

评分方面,也是诚不欺我。

此处,再多吐槽补一句:
有点文化自信好不啦,好好打磨《梁祝》,不比架空一个云上学堂香?
另外,放眼一些古早虐恋韩剧,我们真想看的话,直接重温不好嘛?
还是乔妹,与宋承宪、元彬、韩彩英合作出演《蓝色生死恋》,曾让老妹儿哭到哽咽。

国内 2011 年翻拍剧版,

2019 年翻拍电影版,

也成功逼哭老妹儿 …… 嗯,难看哭的。
2004 年,把观众泡在眼泪里的《对不起,我爱你》,深情诠释 be 美学。

十年之后,国内制片方看准商机,翻拍一部成功打败 3% 同类作品的爱情片。
顺便也打败了,那部国内翻拍的《蓝色生死恋》

老妹儿并不全盘否认翻拍,毕竟本土化优良的作品,可以落地生根于适合它的土壤。
但,仗着同在亚洲,就可以照搬日本的《深夜食堂》?


很不懂,它如何通过拥有日式情结的食物,唤起国人的乡情。

并且,卖相一般,价格贵得惊人。

更不懂,是谁提议将日剧《我,到点下班》,

魔改成《我喜欢加班的理由》。

很少有一部作品,只公布剧名就让人无比抵触。
…… 你们要是真不想拍,直接放弃不好嘛?

影视剧内容展开,要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要让观众 " 乐在其中 "。
只想借原作东风,却不考虑自身实际,必然以失败收场。
购买成熟作品版权,并不意味着坐享其成。
翻拍的重点在于:如何拍出新意?如何让观众放弃看他,选择看你?
如果从头至尾,仅仅赢在清晰度,其实大可不必。

诚如之前所说,剧作口碑全方位崩塌的原罪,并非翻拍本身。
2014 年上映的电影《十二公民》,将米高梅公司在 1957 年制作的黑白片《十二怒汉》作为剧情蓝本。
前作之经典,已不必谈能否超越。
翻拍版的精彩呈现却足以证明,编剧更关注如何雕琢细枝末节、如何完成一部符合我们国情的影片。


2019 年翻拍自电影《误杀瞒天记》的《误杀》,在非节假日档期突破 13 亿票房,全靠内容出彩。
私以为,国产口碑看似逊于原作,但从打分人群基数、编剧对细节的掌控来看,这是一次成功改编。


前两趴主要聚焦一些国内翻拍韩剧失败的案例。
事实上,翻拍不如人意的情况较为普遍,韩国也曾在此过程中马失前蹄。
最明显的例子,除了开头提到的电影《风声》,还有 2016 年播出的《步步惊心:丽》。


清代著名事件 " 九子夺嫡 ",经由韩国本土化改编,少了历史的厚重。
权谋桥段多以感情戏覆盖,也不如国产版《步步惊心》刻骨铭心、荡气回肠。
哪怕翻版含着 "NBC 环球投资的第一部亚洲剧 " 的金汤匙、由李准基与 IU 演绎荧屏情侣,依旧改变不了内容为王的重要前提。

另还有一些国产剧,网传韩国即将翻拍。
甭管剧集本身是否存在见仁见智的争议,它们仍是一种文化输出的体现。

购买改编权,首先意味着认可。
制作团队必定相信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才会着手推进。
实际上,国内影视剧行业并不缺乏原创能力。
无论大而精,还是小而美,总有那么几部出挑的作品,会自动在该话题下就位。
远的不说,就说刚刚过去两个月的今年。
三部高口碑作品急急涌现,分别成为犯罪、科幻、爱情三大类型剧标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至此,我们慢慢发现——
翻拍与原创,同为滋养国产内容的方式、同样有可能助力国产影视剧市场熠熠生辉。
只要,前者不被过份滥用。
只要,制作团队不要盲目相信爆款可以等比复刻。
所谓成功,哪里有什么捷径?
那些创作者用来等待 " 灵光一闪 " 的时间,其实一秒都不能少。

本文转载自十点电影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联系站长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