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怪了。
这本应该是本月最爽,最欢乐的好莱坞爆米花片。
烂番茄新鲜度 91,MTC 一路涨到 83;豆瓣 7.7。
就连一向眼光毒辣的日本殿堂级游戏设计师小岛秀夫,看完都高赞:
也太爽太好看啦!
我本已经受够了剑与魔法这种东西
但这部的视效 噱头和造型看起来都新颖

可偏偏,在国内遇冷了,票房相当惨淡。
6 天票房,才刚过 5 千万。
不仅被上映首日票房就超 3 千万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吊打,甚至比不上重映两天票房过 2 千万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质量上乘的爆米花爽片,为什么卖不动?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
Dungeons & Dragons: Honor Among Thieves

总的来说,《侠盗荣耀》的完成度很高。
作为一部游戏改编电影,它甚至有当游改影教科书的企图心。
故事很简单,俗套但工整,让人笑泪俱下。
有前因,展现这个高魔世界的世界观:
竖琴手派的游牧诗人埃德金(克里斯 · 派恩 饰)的妻子被赛尔红袍女巫杀害,他集结了野蛮人霍尔盖(米歇尔 · 罗德里格兹)、术士西蒙(贾斯蒂斯 · 史密斯 饰)、 伪君子弗奇(休 · 格兰特),女巫师去竖琴手派的宝库找复活牌匾,复活妻子。

可埃德金识人不清,弗奇骗了埃德金,帮反派红袍女巫索菲娜(黛茜 · 海德 饰)拿到了魔法号角。

不明觉厉的埃德金还把复活牌匾和女儿都托付给了弗奇,自己锒铛入狱,反派全身而退。
逃狱出来后,埃德金拉上了霍尔盖去找女儿,发现弗奇已经成了无冬城城主,而女儿在弗奇的 " 教导 " 下以为自己被父亲抛弃,根本不认埃德金这个父亲。

谈崩了的埃德金和霍尔盖,因为逃狱即将被处决。
于是,他们开启了逃亡 + 复仇之路。
先把术士西蒙 " 收回 " 团队,西蒙又拉上了暗恋许久的德鲁伊多立克女孩入伙。
她是个变形者,可以监听、伪装、诱惑,相当于团队里的刺客。
她的本体,是一只体型硕大、武力值爆表的枭熊。



不仅如此,还有精彩的副线人物——
为了获得能打开法阵的头盔,他们找到了头盔最后的守护者,正义的黑人圣骑士亨克(雷吉 - 让 · 佩吉 饰)。
在《小美人鱼》风波后,你以为观众又会开始吐槽?
相反,观众超爱。
这个措辞讲究又话痨、一板一眼的圣骑士性张力拉满。
处处当 T 台走男模步,微微露出胸肌,散发魅力。

组团打怪,人物不仅分工明确,而且性格都超级立体。
更关键的是,这才是真 · 神奇动物在哪里呀。
里面的怪兽,真的太太太丰富了。
主打一个高频率,多融合。
有动物 + 动物的款式。
你敢想《哈利波特》里的海德薇 +《英雄联盟》的狗熊沃利贝尔组合起来是什么样吗?
有,这不就是集凶猛和软萌于一体的枭熊。

动物 + 植物的款式。
" 黑豹 " 不能打,那 " 黑蛇豹 " 呢——
剑齿虎的牙齿,尾巴上长出食人花,像一条条钢鞭,随时抽向你。

还有很多物品 + 器官的系列。
比如 " 妖怪书 " · 但宝箱版。
血盆大口,牙齿锋利,长舌头狠狠一勾,拉力超强。

噬脑兽,本体像人的脑子一样沟渠纵横。

凝胶怪,固态史莱姆。
别看软软一坨,撞到它,进去了就拉不出来了。

这还不够,别忘了,这可是 " 龙 " 与地下城。
石像龙,复活!

叮,你的小胖红龙在线卖萌。

还有什么奇妙的触手 play ……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拍不出。
不仅如此,编剧也是煞费苦心,五分钟埋一梗,十分钟一爆笑。
之前提到的噬脑兽,猎物的智商越高,他们就越可能袭击。
结果,一堆噬脑兽,就从屏气凝神的主角团面前,缓缓走过,看都不看一眼。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掘开墓地,找活死人提问,一共能提五个问题。
笨蛋如埃德金,真能做到只问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怪不得噬脑兽怪不稀罕吃你的脑子!




可,问题回来了,为什么观众不买账呢?
因为,电影的宣发根本没给普通观众了解它的机会。
没错,《侠盗荣耀》在国内的遇冷,首先输在了观众对于这个 IP 的陌生上。
作为游戏改编电影,龙与地下城在国外绝对是神级 IP。
被誉为 " 游戏界的《魔戒》",足以见证它的地位。
1974 年作为角色扮演类的桌游横空出世,可以被视为最早的跑团;1980 年发行了电脑迷宫游戏;2006 年网络版上线。
甚至,你能在很多美剧看到《龙与地下城》的身影:
《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玩跑团;《怪奇物语》第一季开场,男主们在地下室沉迷游戏。


但,国内的宣发,认真的吗?
这陈旧的海报,土土的片名,看起来就不太靠谱。
而热衷于剧本杀、跑团,具备潜在消费力量的年轻观众,大部分都没玩过龙与地下城的。

讲真,小妹开始也以为又是哪个 IP 的圈钱之作。
毕竟,这种 "被欺骗感 ",是近来好莱坞给人的常态。
漫威新作《黑豹 2》喜提 5.4,杀母之仇因为参透了 " 水之道 ",也可高拿轻放;
《蚁人 3》在及格线前摇摇欲坠,换汤不换药,剧情上是熊孩子闯祸,父母收拾烂摊子;视听上将 " 缩小 " 缝合进《星球大战》《星际争霸》《奥特曼》……来了个宇宙大乱炖。

暗黑严肃叙事的 DC,推出了非要走欢乐喜剧人风格的《雷霆沙赞 2:众神之怒》。
预算低,只有 1 亿美元左右,大场面的特效都做不出来。
什么,你说低成本也创造出了《瞬息全宇宙》那种 " 多元宇宙 " 电影?
别了,《沙赞 2》玩的也是 " 龙与魔入侵现代都市 " 的烂活,毫无新意。
10 个盖尔加朵上阵宣传都救不回来,还不如观众席上的灵魂发问来的搞笑。


抱着看在英雄之旅里驰骋的期待,却活活成了在影院里受酷刑。
其次,游戏改编电影,本就是一块夹缝在游戏粉和电影粉之间的难啃骨头。
《生化危机》系列一部比一部差;《刺客信条》门槛太高,让普通观众很难代入;去年荷兰弟的《神秘海域》的也反响平平。


《龙与地下城》本是难得一部主线与副本层次清晰,人物塑造与大场面各具特色,原著和改编的比重得当的佳作。
但在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信誉,在国内观众的信用值已经花得差不多的当下。
以上曾是一部流水线以上的爆米花电影,不可或缺的优点。
时至今日,却成了一部好莱坞电影的 " 爆 " 点。
究竟是观众的进步,还是好莱坞的萎靡?
或许,观众对好莱坞的耐心。
等不到那个言必称的 " 漫威第五阶段 " 了。
本文转载自电影杂志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联系站长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