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早期张震、舒淇主演的一部默片——《最好的时光》。
由侯孝贤执导,讲述的是三个时期不同的爱情故事,亦是侯导对自己电影生涯所作的一次总结。
1966年的《恋爱梦》、1911年的《自由梦》、2005年的《青春梦》。
舒淇与张震在三个不同时代截然不同的风情里,诉说了一段三生三世,情缘未了的爱情。
三个故事之间并没有联系,但它们都能让人对逝去的时光产生淡淡的忧伤和怀念。
虽然是以默片的形式,你却能通过画面感受到男女主之间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
本片也在2005年和2006年获得多项电影奖提名。
《恋爱梦》让我感受到了男女主之间含蓄又甜腻了的爱情蜜汁。
1966年《恋爱梦》
单说男女主张震和舒淇,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可以说是他们颜值最佳的年纪,褪去了年轻青涩的外衣,略显成熟又不乏轻狂。
电影《最好的时光》也是张震和舒淇的最好时光。
留着M头的张震,虽说不似现在小鲜肉般吸引眼球,却是那种越看越有味道的男人。
这段故事里他饰演的是一个没有考上大学去当兵的文艺青年。
为啥文艺呢?
从他写信的内容可见一斑:“未来的日子茫茫不可知……”、“春雨绵绵,此刻正放着披头士的歌‘Rain and Tears’,就像我的心情……”。
舒淇饰演的是一个撞球小妹秀美。
舒淇美的不够精致,却够韵味。性格率真,笑容妩媚却带着清新明朗的味道。
男主去当兵了,秀美后来也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地方。
休假回来的男主去找秀美,却扑空了。通过老板娘提供的信息,在徘徊和坚持间最终找到了秀美。
再见面时再多的语言都失去了意义,男主休假的时间也将结束了,他们一起吃过面,秀美送他去车站坐车。
雨幕里黑雨伞下,男主小心翼翼试探着去牵秀美的手,雨水滴落下仿佛听见了花开的声音,整个画面甜到了心里……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1911年《自由梦》
这段是无声片段,所有对话通过打字幕来诠释,全程搭配清缓中略带忧伤的曲调,看后久久无法释怀。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舒淇饰演的是一名艺旦,等着心爱的男子到来。
艺旦迎来男子,留着金钱鼠尾的张震,浑身散发着文人墨客的书香气息。
画面在主人翁和字幕间跳动,一问一答间明确了二人的身份悬殊。
他看她横抱南琵端坐,听她吟唱高低错落。昏黄灯光下,他向她诉说家国破碎、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未酬。
茶庄父子来访,而后男子问起,才知道妹妹怀有身孕,是茶庄小开,愿意娶妹妹为妾,愿出两百两赎身,但阿婆要三百两,谈不成。
男子愿意补足一百两。艺旦便问,男子常撰文反对蓄妾陋习,如今可好违背?男子认为木已成舟,为了妹妹的终身只有成全。
艺旦教导妹妹嫁做人妇要知礼进退,不免感伤自己。
妹妹与茶庄小开回门,谢谢男子义助赎金。妹妹走后,艺旦终于问男子,她的未来终身如何打算?男子却无言以对……
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在生命的缝隙中萍水相逢,相怜相惜。却无法彼此救赎,只能相忘于江湖。
三个月后的来信,信中没有儿女情长,只有家国。
最后用梁先生的诗结尾: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这便也是男子给予的关于她终身事的答复,艺旦哀声长叹中暗自抹泪,仿若哀愁淹没了所有……
这一段最能体现那初见时的美好,应了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最后一个故事是激情与速度间的青春狂放。
这段里有一段张震与舒淇的吻戏,双方都很投入,幕后花絮中报道两人都很投入,甚至导演叫停两人不知道。
2005年《青春梦》
舒淇饰演靖,是个早产儿,心脏有洞,右眼渐盲只看得到色块,而且要每天服用癫痫药。靖是创作歌手,双性恋者。
震是数码服务相片冲洗店店长,玩 LOMO 相机。
青春梦是什么?有疯狂而浓烈的爱、有对梦想的奋斗、有寂寞空虚时那缕青烟,还有什么呢?
他们的爱情是寂寞难耐间相互取暖,然而孤独的灵魂却还是无处安放。
青春里,一夜激情只为那一时的冲动和满足;同性之间的爱恋;对生活、对未来颓废而低迷,还有那挥霍着的青春时光。
三个故事,三个时代,其实毫不相干。而我更喜欢说他们是三生三世,寻不到结果的爱恨纠葛。
整部电影其实并没有片名来的那么唯美,尤其是青春梦。
然而它却真实的反应了我们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对梦醒十分的伤痛,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所以最好的时光就是那些过去的值得我们铭记且怀念的时光,和现在这些让我们内心悸动的瞬间,以及对那些不可预知的渴望!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婆罗影评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